北京艺术学院是几本(北京艺术类学院有哪些)

北京艺术学院是几本(北京艺术类学院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北京艺术学院是几本(北京艺术类学院有哪些)的介绍

本文目录概要:1、北京演艺学院是几本2、北京舞蹈学院是几本3、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几本4、北电和中戏是几本?北京演艺学院是几本

北京演艺学院并不是本科院校,没有达到民办三本条件。 扩展资料 北京演艺学院并不是本科院校,没有达到民办三本条件。其实是一所民办的高职高专院校,提供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类高等学府。

北京舞蹈学院是几本

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本。

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艺术类院校,在北京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因此我们通常认为北京军蹈学院在北京是一本大学。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2010年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中专、本科、研究生不同的教育层次。

北京舞蹈学院下设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公共基础部、音乐部、研究生部、国家重点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青年舞团等教学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几本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一本。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大学艺术系,创建于1997年。

2006年1月11日,北京大学决定在艺术学系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讲师1名,在站博士后6名。

北京大学建立于1898年(光绪24年)。当时称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在1912年蔡先生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就曾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蔡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开始大力实施美育。一方面,他本人亲自在北大开设美学课,并着手编写《美学通论》,另方面,他在北大组织“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画法研究会”和“书法研究会”于1922年8月合为“造型美术研究会”,“音乐研究会”于1922年12月改为“音乐传习所”),聘请徐悲鸿、陈师曾、萧友梅、刘天华、胡佩衡、陈半丁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到北大授课和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由于蔡元培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学成了一所艺术气氛十分浓厚的大学,并且很快成为全国的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燕园书画会应运而生。会长李志敏率诸书友、画友乘时崛起,承先启后,再造辉煌。20年来,人材与成果双丰收,赢得东风又一枝。

就是从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开始,北京大学形成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重视美学研究和艺术研究的传统。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传统。

第一,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并且有着很强的学术性。

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理念的指导,这就是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所以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初建时的宗旨是“研究音乐,陶养性情”,1920年10月修改章程,宗旨改为“研究音乐,发展美育”。美育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内涵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所以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没有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是自觉地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去追求人生的完美化。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中外的教育史都证明,一所大学如果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如果它的艺术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进取精神,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与此相联系,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显示出很强的学术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在蔡元培先生的提倡下,北京大学十分重视美学理论的研究,因为美学是艺术教育的灵魂。当时有邓以蛰先生教美学,之后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这两位美学大师又先后到北大任教。这使得北大的艺术教育有了一种学术的、理论的依托,并且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优势。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一方面,就是长期以来在北京大学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学者,是学者兼艺术家,或者说是学者型的艺术家。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

例如邓以蛰先生(1892-1973)。他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的五世孙。他本人的隶书、篆书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同时他又是哲学家、美学家和书画鉴赏家。他曾经担任北大哲学系的主任,长期讲授美学、美学名著选读、西洋美术史等课程,并且写了《书法之欣赏》、《画理探微》、《六法通诠》等学术著作。他是学者兼艺术家,是学者型的艺术家。

又如萧友梅先生(1884-1940)。他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不仅学习音乐,而且学习哲学和教育学。他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年)。1921年蔡元培聘他到北大任教,同时有两个职位,一个是哲学系讲师,一个是“音乐研究会”导师(后来任“音乐传习所”教务主任)。他除了教学和组织、指挥管弦乐队,还创作了《春江花月夜》等近百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大提琴曲和管弦乐曲,同时他又编写了《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等大量教材,写了《和声学》、《普通乐学》等理论著作和《中国音乐的比较研究》等理论文章。萧友梅先生是学者兼艺术家,是学者型的艺术家。

又如陈师曾先生(1876-1923,又名衡格)。他祖父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著名诗人,弟弟陈寅恪是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打下了极其渊博深厚的国学基础,使他的山水、花鸟和篆刻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还写了《文人画之价值》等学术论文。他与齐白石交谊极深,他的艺术思想对齐白石影响很大。他劝齐白石自出新意,推动齐白石开始“衰年变法”。他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大,王雪涛、王子云、李苦禅、刘开渠、俞剑华等人都出自他门下。陈师曾先生也是学者兼艺术家,是学者型的艺术家。

再如沈尹默先生(1883-1971)。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书法家。他初学欧阳询,后学褚遂良,晚年张扬二王,影响极大。但他同时又是学者。早在1913年他就受聘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参与编辑《新青年》杂志。他写的古体诗词清新秀逸,也很受赞扬。沈尹默先生是学者兼书法家,是学者型的书法家。季羡林先生曾对“学者书法”有精妙的论述。季先生说:“学者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学者书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学者都是书法家。他们深厚的学养,使他们的书法作品具有季先生所说的深厚的文化意味,从而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北电和中戏是几本?

北电和中戏是二本。中戏和北影都是独立的专业艺术院校,“一本”“二本”这样的分级概念是完全不存在的。中戏北影那些纯艺术学院没法以本来划分,在艺术领域上纯艺术院校一般比综合院校更专业,北影是艺术院校的最高学府,中戏其次,其他艺术学院次之。

北电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艺术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CILECT)理事学校和亚太地区电影年会执行主席,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2018中国科幻大会优秀组织单位,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电影学院


关于更多北京艺术学院是几本(北京艺术类学院有哪些)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艺术学院是几本(北京艺术类学院有哪些)
本文地址:http://m.feeds.55xw.net/show-5298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